DSC_0220  

 

就是在某天夜裡,突然懷念起旅行的滋味,只有一日不到的時間,但我想要一個全然逃離現實的放鬆。

 

天濛濛亮前,窗外盡是滴答雨聲,通常雨天我習慣窩在家,與無聊和乾燥相伴,但這次我決定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平日生活圈,去陌生的地方散心,淋濕就算了,總會乾的!

 

幸好早晨就恢復陰晴交替的涼爽天氣,這麼一來,更沒有藉口偷懶了...

 

台北到鶯歌火車只需二十來分,票價也便宜,北上這麼多年反而與捷運、客運較熟悉,鐵軌行駛穩定的叩叩聲早已藏在記憶深處,區間車內部煥然一新的舒適空間大大提升我的心情,但也悄悄想念著舊式電聯車兩排長椅面對面相望的尷尬窘境。

 

鶯歌車站隨處可見陶瓷物品,貼心的遊客地圖也將附近景點完全收納,不必問路也可以順利抵達目的,而且旅行就是要有不確定感才迷人。

 

 

DSC_0187  

 

考量氣候因素,這趟我將重心擺在陶博館,這座如此現代的鋼筋水泥建築物中,述說著幾百年歷史的陶瓷發展,形成一種很別緻的風味。

 

入館不需要門票,因此民眾的年齡層很廣,有這麼一個寓教於樂的休閒場所,自然是要善加利用。

 

館內提供導覽租借的服務,如果時間允許,其實一整個下午耗在這邊也是不錯的選擇,細細品嘗絕對有意外的收穫。

 

DSC_0188  

 

這應該是我看過最美麗最有當地特色的置物櫃了。

 

陶製的每面圖案都不同,看起來相當有質感,很貼心的提供遊客放置物品,還有不同規格的大小可使用,一日遊及攜帶行李的訪客不必擔心得揹著厚重包包參觀。

 

DSC_0189  

 

一樓是簡單的製陶歷史及種類,關於「窯」的建造功能,也是大有學問,我曾經訪問過一位製陶師傅,他從小拜師學藝,一路熬過來成為現在有名氣的陶藝家,他說製陶並沒有外人想像中那麼容易,需要大量磨練和學習才能養成真功夫,不光是製作材料,火侯的控制也是成敗關鍵因素,尋常人很難想像,燒窯的溫度高達上千,人類根本無法忍受,但那些美麗的作品都是由炙熱的火窟裡誕生,是另一種寶藏。

 

DSC_0190  

 

博物館依照舊時的製陶過程模擬三段窯裡的中段,也是溫度最高的燒成階段,製成大模型,即使只是特效,走進裏頭還是有被火焰融蝕的錯覺。

 

我來回走了幾次,但不敢想像自己被丟進去的後果...

 

DSC_0193  

 

漂亮的瓷磚與瓷器充斥生活各個角落,一開始陶器的使用是方便生活,直到後來與美學結合,才有許多裝飾性的用品,既美觀又便利。

 

DSC_0199DSC_0200  

DSC_0206DSC_0208  

 

利用陶的延展和聲音的傳遞,近代藝術品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作,博物館最高樓擺放著互動性機器和這些帶有作者個人意識的作品,另一個小角落也舉辦民眾的收藏品和特展,會發現,陶的多元程度超出我們的想像。

 

DSC_0212  

 

館外的休閒環境也非常宜人,這座拱門是陶博館著名的地標,恰巧傍晚的陽光露了臉,讓整座水池顯得更繽紛,我買了幾張明信片,一一寫上我的祝福和見聞,將鶯歌這份閒適寄送到台灣各個角落,這是我獨自旅行最喜歡的一環,雖然隻身一人,卻不寂寞,因為遠方有人能與你一同分享。

 

DSC_0217  

DSC_0227 DSC_0228  

 

博物館附近有一座寬廣的公園,經營得很舒適,小橋流水貫穿整座草原,彷彿置身歐洲花園,許多家庭和寵物盡情奔馳著,畫面賞心悅目,很輕易的治癒我空蕩的內心。

 

很可惜因為時間的關係錯過了"三鶯藝術村",老街也沒有逛透,這是否預留了伏筆,邀請我下回再度光臨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殿曉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