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00527.jpg

看謝哲青描繪旅程很過癮,卻從沒想過他本身就有很過癮的人生。

一般人對行遍天涯的旅人有兩種印象:富家子弟跟流浪漢,沒想到溫文儒雅的哲青哥居然屬於後者。

他的年少漂泊,靈魂無皈依,在國與國交界間擺盪;他的所見所聞,他的痛苦磨難當下難以消化,日後居然都化成為養分。

哲青哥的淡然似乎是天生,雖然得知他時,已經是位熟練的主持老將,演講也滔滔不絕、清晰有理,但看了幾本著作,縱然是以分享的角度下筆,仍舊能清晰地看見不同於螢光幕前的他,很難想像,天生孤獨的人居然可以社會化到這種程度。(這是讚美)

他的徬徨如同大家的年少,他的掙扎即是年輕人的考驗,每個人總要經歷這關,只是選擇了什麼路,加上一點運氣,造就未來不同的面貌。哲青哥大概沒有想過自己有天能成為社會上其中一股影響力,雖然故事很勵志,但我不想將這本書歸類成勵志文學,歸類在哪好呢?

 

就旅遊文學吧!

 

老實說我比較喜歡前半本的心路歷程,那時的主角謝哲青小朋友尚未塑型,還只是模糊的輪廓,我喜歡看著主角一刀一鑿漸漸刻出現在的模樣,刀鋒一轉,沒想到就成了意想不到的形狀,操刀的人沒有固定的路徑,單看這塊泥有大的空間。

我對於西方有說不出的嚮往,哪怕我離不開熟悉的亞洲故土,還是個虔誠的道教徒,對我而言,東方的思想人文根深柢固,但在心裡,卻時常被西方的特殊文化與美震懾得無以復加,如飛蛾撲火般的靠近,貪婪的吸收藝術知識,我正準備好自己,總有一天會親手環抱著西方的美好,不必融合,只要讓我觸碰,就已心滿意足。

不曉得10年後的我會是什麼樣的光景,現在雖然知道自己要什麼,也得有能耐要到,我從渾渾噩噩到日漸堅定,或許也是成長的一種,可能現在還不算在夢想的路上,畢竟現實是最殘酷的考量,但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峰迴路轉,我始終這麼相信,也始終這麼預備我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殿曉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