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H088.png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重複看見相關主題的書,歷史的傷痕太過巨大,猶太人的故事似乎多到可以變成某種特定的小說類型,當然,都怵目驚心,但是,難免有比較。

作者試圖運用16歲孩子眼光描寫可怕的地獄,從主角的視角出發,一路上的起承轉合讓人無法停止翻閱,情節煞是精采,彷彿歷歷在目,有很多微小的細節,比如火車車廂內載送的人數,整個迫害的流程及手段等,連加害者的內心分析都堪稱一流,教人不得不佩服作者詳細敏銳的觀察力,動筆前想必也在歷史的蒐集與查證上耗費不少苦功,可惜的是,就是太過流利的鋪陳與詳細的描述反而壞了作者原本想營造的天真語氣──他總是忘記主角是個16歲的青少年。

 

可能有人反駁,因為主角有活著,所以可能是用後來的資訊去解釋當時看到的狀況,才會顯得這麼「完整」。可是,作者整本書都是用「第一人稱現在進行式」的方式敘說故事,也就是「事情發生的當下」;如果要用全面性的宏觀角度去闡釋,是不是該跳脫出當下的時間,用「回憶」的方式比較恰當呢?這些都有待討論,只是我個人對於這種兩面的手法不甚喜歡,因為我早已超過16歲,當老成跟天真的語氣交錯時,會導致我嚴重出戲。

 

比如,到了集中營,看見毒氣室或焚化爐,以一個身在其中的孩子,他覺得「那些冒著臭氣煙囪的房子很奇怪」,這時其實只要再補上一句「營裡的長官管那叫焚化爐」,然後描述一下外觀或整體感覺,甚至可以只提到他看見什麼狀況下的人被抬進去使用那個設備就好,聰明的讀者自會明白「那是什麼」,也會為那位男孩的僥倖捏把冷汗,可是作者習慣在「那些冒著臭氣煙囪的房子很奇怪」後面補上詳細的說明,舉例「原來在前一關那些沒通過的體檢篩選的男人與老弱婦孺都會被送往毒氣室,騙他們進浴室洗澡,差別在於我們浴室的水管流下來的是水,他們的則是毒氣,之後再將屍體放置於焚化爐燒毀,附近有N個像這樣的焚化爐,每天都持續不斷,至今已經N年了」......

有沒有一種受害者頓時變成加害者的感覺!!

用戲劇的手法來講,也很像一個16歲男孩演到一半,突然間一個60歲的旁白插話解釋這段劇情,以彌補觀眾的愚昧。

 

當然詳盡還是有它的好處,只是剛好針對干擾我的這點提出來談罷了!

另外推薦大家看一本「穿條紋衣的男孩」,很有名,還被翻拍成電影,但我建議看書,故事大綱我記得,雖然是7.8年前還年幼時看的,但還有印象讀完後心中留下滿滿的衝擊與惆悵,目前來說,這是猶太人主題系列中我比較推薦的書。

 

但究竟好不好,還是要親自看過才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殿曉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