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161105171859.jpg

可以是為了貓而來,也可以是喜愛討喜的畫風。紀錄片電影雖然小眾,卻往往很有溫度。

耳聞「童夢」重點是講述旅美畫家呂游銘與恩師鄭明進的師生情誼,實際上觀看,這條線確實是銜接呂老師童年與後來發展的主軸沒錯,但有更多畫面是追逐著呂老師在美國拍攝美景,以及透過朋友、家人,拼湊出呂老師從小到大的歷程。

 

一開頭就是主角獨白,呂游銘好一陣子被噩夢困擾,夢中有人在追,明知自己沒錯,也不甘心,仍是被逼到絕路。

以前的時代不准畫,壓抑天分與熱情,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在的時代強迫學,琴棋書畫樣樣要通,補習班塞滿為了升學補才藝的兒童。不同的年代,同樣的極端,孩子並沒有因此快樂些。

鄭明進老師鼓勵呂游銘創作,點亮他生命之光;現在的老師地位低落,家長當道,環境究竟是變好還是更糟?也許會再有下一個呂游銘,但誰能保證有下一個鄭明進?

 

很奇妙的點是,明明主角是呂游銘,但牽動我情緒的,都是呂太太。

呂太太年輕必定是很有魅力的,即便當前歲月已在她臉上留下痕跡,舉手投足仍是相當有風采,她與可愛的貓咪是畫家重要的靈感來源之一(好像自古以來女人跟動物都特別能啟發藝術家,尤其西方),我第一個深受感動的點,是當呂太太提到當年去見呂游銘朋友時,朋友驚訝道「你就是呂游銘畫中那個女孩」!這個點特別甜蜜,勝過呂先生每天坐火車陪她回家,因為我們都曉得男人戀愛時招數很多,甜言蜜語不間斷,但當一個男人把一個女人融入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物中,那就證明他真的心中有她,已經將她納入生活的一部分,對呂游銘而言,繪畫即是生活,所以畫中有她,勝過千百句我愛你。

 

第二個點是關於家庭。

片中輕描淡寫帶過,但呂家夫婦跟孩子不親甚至失聯,我怎麼也難以想像。

做母親的,會有多大的遺憾?

移民第一代通常是邁步往前,心繫家園,除了文化要適應,生活也必須更努力,不容易"忘本",因為飽受外頭的冷與苦,家鄉的溫暖與親切就特別有感觸;但第二代不是,當兩個文化相衝突時,必定有所捨棄,首先淘汰的是與當前環境相牴觸的,縱使他們身上流著亞洲人的血,祖先在東方,但對一個從小生活在外國的孩子,那些太遙遠,甚至是感覺不到的,再來是選擇強勢、對自己有利的文化......西方文化的勢力不必我多說,因此也就不難想像。

呂太太或許有怨懟,也流露出自責,但嚴格說起來不是真的誰有對錯,出發點都是好的,只是立場與想法不同,她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忘記父母來自台灣,不要忘祖,但以一個孩子的立場,不僅沒有對台灣的印象與體驗,父母既然都離開台灣到美國來,那堅持台灣的文化有多好這部分似乎就嚴重缺乏說服力。

會有這些體悟,是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急於逃離原家鄉的孩子,我離開了家鄉,接受了不同文化的洗滌,比起根,我其實更在乎能不能融入所屬環境的文化,畢竟,沒人想成為漂泊的異鄉人。

 

對於呂游銘的惡夢,後頭似乎沒有詳述解決辦法,究竟已經擁有一番成就的他,解開長久的心結沒?

究竟夫婦與孩子能不能冰釋?

究竟未來,除歸根出了一本繪本外,後頭還有怎樣的規劃?

呂游銘的人生持續邁步,還有無限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殿曉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