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o ,m4.jpg

 

這就是我喜歡歐洲電影的原因之一,永遠猜不透的劇情和節奏。

 

誰說歐洲電影只有性愛和悲劇?導演席拉維修曼用可愛、鮮豔的色調和鏡頭像舞蹈般轉出輕快且富有涵義的故事,不論是音樂或影像,都帶點天馬行空的幽默。

 

它是個沉重的枷鎖──我是指回憶!苦痛背負在所有角色裡,但清清淡淡的,表面上雲淡風輕,卻在午夜夢迴深深困擾著,失語症的主角就是如此,他兒時目睹父母雙亡的悲劇,噢!這點導演誤導觀眾的技巧倒是非常高超,我始終跟保羅一樣,誤以為那個放浪不羈的父親是兇手,保羅被自己模糊的記憶點欺騙,而我就這麼被牽著鼻子走,連基本的分析能力都沒有。

 

劇中巧妙運用各種樂器,以文化的形式象徵著環境及角色,保羅和貴氣的阿姨們彈奏古典當道的鋼琴,兩位老太太甚至還教授華爾滋;戲份很少的亞洲女主角雖然主攻大提琴,但是那把琴從未亮相,兩人唯一一次合奏女方拉得還是二胡呢!只能說導演的安排妙不可言,而神秘的普魯斯特太太手上抱的、心裡念的都是烏克麗麗──一個不被歸類在傳統演奏舞台上的樂器,也似乎象徵著她渴望自由及奔放的性格,歐洲人生活離不開音樂,果真如此。

 

導演處理衝突和意外喜歡採取間接式的手法,例如兩位阿姨攻擊普魯斯特太太,只有牆面上生動的剪影;鋼琴砸下來的瞬間,只有紛飛的煙霧,但不論多隱晦,都無法減輕事實的殘酷;另外我不喜歡導演呈現的中國女孩子,總覺得太過刻意醜化,加上兩位阿姨們在餐桌上對中國人的激烈批評(雖然這是近代普遍的現象)、而女主角開口對男主角說的第一句台詞更讓我傻眼:「你還是處子嗎?我也是。」接下來是一連串的攻勢,說真的,即使亞洲人在國際賽事的嶄露漸漸具有威脅性,這樣大喇喇毫不掩飾(基本上可以歸類成厚臉皮)的態度也與真正的中國文化背道而馳(雖然最後男主角被擄獲芳心了)

 

而我對於選角也遲遲抱著疑慮,畢竟保羅的母親及兩姊妹都是貌美如花的美人胚子,但女主角及其他亞洲配角們卻都顯得詭異,好看的女孩子真的很多好嗎(碎碎念)。我印象中不久前也看過一部歐洲電影,片名是什麼我忘記了,也是男主角與鋼琴之間的愛恨糾葛,習琴的過程中請了一位中國家教,那位演員就很符合普遍亞洲人的長相,靈秀苗條有氣質,不是極度美麗,卻是讓人舒服的古典瓜子臉,是走在路上都能碰見的鄰家小女孩氣息。我要表達的是,不是長得漂亮才能當演員,但是這部電影裡的角色刻劃、行為舉止及輕挑的言語再加上臉龐,種種不平均,不免讓人有額外的聯想。

 

開頭和結尾的相互呼應雖然不是突破式的創新手法,但仍有它感動人心的魅力,那個困擾著保羅的夢,最後由他自己在現實中徹底翻轉,迎向幸福的結局(我不會說它老套,相反的。我為歐洲電影有難得的好結局高興),果然人生不論經歷多少磨難,仍舊期待好的結果;另外,開頭一鏡到底的流暢手法也讓人為之過癮,我相當喜歡從寶寶的視角看故事,所有的快樂與悲傷都將攏聚在那雙美眸中。

 

最後一段我想獻給寂寞卻心思敏感細膩的普魯斯特太太,就算一開始她的小奸小惡令人反胃,但是越了解,就越能明白,刺蝟的尖刺下,總是包覆著柔軟的肌膚,她一輩子見過許多無奈,盡力的幫助客人走出陰霾,最後卻溺死在自己無邊無際孤獨的命運洪流中,不勝唏噓,那道墓碑前的「暫時故障」依舊不改其幽默反骨,只是蒼天之下,竟只有歸為塵土才是她的容身之處,這部電影最為遺憾的部分在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殿曉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