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111046_51107.jpg

終於有個攝影展讓我覺得收穫滿滿了!

比起相片,我更喜歡藝術家藉由攝影玩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呈現方式,影像不見得只有底片與光影,如何創造出新的可能,才是突破的重大關鍵。

在此分享幾個讓我感到新奇的體驗。

 

李佳佑_在黑暗中.jpg

展場第一部分就被李佳祐帶領進入攝影師的孤寂,這件作品獨立擺放一個空間,場內伸手不見五指,連同音響也吸得一乾二淨,恍若黑洞,我是個膽子大的人,置身在狹長的漆黑中仍不免顫抖一番,但內心又非常興奮,當四周靜至某個程度,人會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我就在些微恐懼與享受獨處的狀態下不斷向前摸索,待眼睛適應黑暗,微弱的光線出現於牆面,到底,就碰見了這件作品──黑暗中的森林。

我腦海自動補上與森林有關的曲子,但隨即又被抽離腦海,耳邊嗡嗡響,因為太安靜,我與這棵樹站在同一個空間,彷彿就我們倆,攝影師所要呈現的意涵此刻也不重要,我如臨其境,像個菜鳥旅人。

 

IMG20170322154700.jpg

邱國峻_神遊幻境.tif

 

侯怡亭與邱國峻的概念是相近的,將相片轉印在布上,依此紋路繡出色彩,讓老照片不再只是泛黃黑白,翻新後整體聚焦的效果更勝,將兩種藝術形式結合一起,創造出相片呈現的另一種可能;邱國峻的神遊之境系列不僅繡,還裝上了立體物件,也在不同作品內加入自己想像的素材,他對宗教的理解不單是歷史或長輩傳承,還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解讀,漸漸轉化為個人獨有的信仰。

 

IMG20170322155323.jpg

洪政任不僅把相片浮雕了,更有趣的是他用自嘲式的手法,把原本失去家鄉的痛苦無助用幽默荒誕的畫面呈現出來,裡頭的主角都是他本人,他好像將自己與作品融為一體,共同切割、扭曲變形、褶皺拼貼,縱然滿是濃濃的無奈,卻以非常態的表現加深觀者印象。

我想起紅毛港的題材也有另一位攝影師選用──陳伯義,他的傷痛美學又是另一個層次,用明亮鮮豔的色彩紀錄破敗的廢墟,面對那樣的作品,出於憐憫你無法說喜愛,也不會有人把天災的遺跡高掛牆上收藏,但眼神接觸的當下,你會訝異它的病態美,顏色騙了你的大腦,在理解它所包含的苦難前,感受不到沉重,絕對會讓人不由得多看幾眼。

 

IMG20170322155506.jpg

浸水發霉的底片,乍聽之下好像挺慘的(是真的慘),但藝術家就是有本事將淘汰的東西變成另一種創作形式,我選擇放這張不是因為小孩很可愛,而是瀏覽這系列作品時,只有它清楚的告訴我,大水如何無情的將它吞噬,畫面還能瞧見清楚的波光,彷彿此刻它仍靜靜漂浮水中,光線透了下來,穿過(羊水中)孩童的臉,拉開新生命的序幕。

 

IMG20170322154235.jpg

談到李國民理應說它那面曝光無數次的牆,但「心經」對一個沒有耐心的人似乎起不了化學作用。我要說的,是這系列創作,比起平面縱橫排列的白牆照片,我更喜歡這個方塊內的設計,每一面都是主角不同的表情,這個如果有人要客製化送我絕對能獲得青睞!(我知道有些藝術家不喜歡作品被商品化,但我不帶貶意,只是表達,若主人翁是我,我非常樂意收藏)

 

IMG20170322153719.jpg

IMG20170322153857.jpg

陳以軒與張雍,都是表達缺陷美,這些非正式的失敗之作都是藝術創作的其中一隅,陳以軒的手指頭意外變成一抹新鮮,而張雍就連NG都要很優雅很耐人尋味,我個人覺得是國外的氛圍影響所致,西方控的人看西方,怎麼看怎麼好啊!(這不是崇洋媚外)

 

IMG20170322160320.jpg

陳彥呈看海的日子應該是展覽中最後堪稱是「創作」的攝影作品了,翻開青天白日滿地紅黑漆漆一片,據說是當兵時夜半時分用相機偷偷記錄,所以都是黑色,只有微光,稍稍能瞧見器物或海岸線的輪廓,這是身為男人最痛苦的時刻,被欺壓被管制,離開燈紅酒綠,還要小心兵變,光是聽到這些,都能替從軍的男兒掬一把同情之淚。

他如實呈現夜色,如實反映內心乾枯萎縮的狀況,看海的日子不似旁人幻想這麼浪漫,加入國軍,人生自然變黑白。

 

再來都是紀實相片。趣味性少了,內涵多了,也就格外沉重。

張乾琦的龍發堂讓我非常陌生,經由導覽解釋後,恐怖的陰影一直徘徊不去,人害怕失去理智,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害怕失去理智的人,龍發堂不走西方的治療,採用傳統少為人知的模式,兩個兩個鍊在一起,俗稱「感情鍊」,試圖讓兩個個體相互感化,卻也是最為人詬病的行為,大家說這不人道。

什麼是人道?人道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才成立?醫療常常得透過許多實驗進行結果分析,我很好奇,萬一這個方式當初很成功的讓許多病人轉好,那大家會先選人道還是先選治療?

 

IMG20170322162446.jpg

工傷,雖然模特兒都擺出設計過的動作,整體也帶有刻意塑造的感覺,但看見那麼直接的殘缺仍讓人小小的震驚。這系列還出了書,想表達的意圖相當顯著。

 

又是一個我沒啥印象的老三台年代,我也沒聽過綠色小組,但這組照片讓我思考攝影師與藝術家之間的關聯。

藝術家通常是將想要表達的意思融入作品中,經過改造後製,把篩選過的畫面呈現世人;但攝影師好像不是如此,尤其新聞從業人員,比起改造,他們更想讓大眾接近真實,在那個媒體掌握於政府高層的年代,相機代替他們蒐證,畫面證明一切,這個時期的攝影師只想透過鏡頭把當下的剎那捕捉下來,成為最客觀真實的證物,與現在的挑角度、美圖秀秀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導覽說,敢把底片秀出來的,都不是藝術家。

 

因此我歸納一個結論:藝術家可以是攝影師,但攝影師不等於藝術家。

結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殿曉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