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不顧一切的生活,也許你也能是波希米亞人。
我在貧窮中掙扎時絕對不會清高,在背叛的愛情面前不會相信浪漫,站在茫茫無措的未來無法心平氣和,我想我是個道地的亞洲思想者。
生活其實是一篇很長的散文,但是作者將這四位波希米亞人的故事以短篇小說的手法完成,乍看之下像《六人行》的四人版,看來輕鬆無負擔。
對於法國人──或歐洲人而言,生活的品質非常重要,相較生理上的需求,更講究心靈上的滿足,不知為何我總會想到吉普賽這群無家可歸卻又自由瀟灑的民族,他們挨餓受凍,卻從未放棄音樂藝術,在窮困的高山野嶺盡情歌舞,他們沒有足夠的財產和生命保障,卻能日日快活,享受生命,這種活在當下的思想衝擊我根深柢固的觀念。
藝術不分國界,也不分貴賤,但那些家庭較富裕的人們卻更有機會接觸到這項寶藏,因為三餐溫飽,有足夠的時間思索美麗和永恆。然而作者亨利僅是個裁縫之子,憑著對文字的熱愛踏進文壇,還靠著波希米亞人一書將他的寫作生涯推上巔峰,這是個好現象,至少夠勵志。
能靠著寫作、繪畫、哲學、音樂生存的人有多少?
四位波希米亞人經歷年少的放蕩和揮霍,最終仍能憑著各自對藝術的堅持存活並揚名,也許這才是真才華。
讀完這本書其實就像看完一部詼諧逗趣,或許時而悲傷(但不會持續太久)的小品電影一樣,腦海中會有短暫的片刻享受著異國情調的薰陶,但終會被庸碌的生活所掩蓋,我就像那些浪漫不羈的波希米亞人一樣年輕漂亮,卻沒有自由的靈魂和漂浮人生的勇氣。他們追求藝術,追求愛情,追求金錢,永遠那麼盡心盡力,彷彿花一輩子的力氣去體會這些美好和傷害,在我看來他們沉淪墮落,可是不得不承認他們相當正面的接受生命帶來的考驗。
藝術家身邊一定要有愛情!
這種陳腔濫調歷久不衰,人類的靈感似乎懸繫在大喜大悲的情緒上,看那些偉大的作品,如史詩般浩大撼動人心,無非是受到肉體的折磨及內心的掙扎交織出來的,那些被貼上「世界名著」標籤的書籍,哪一本不探討歷史大環境和心靈沉澱的思想?又有哪一本不受到愛情的啟迪?
這些日子我不斷咀嚼愛情的意義,這幾位波希米亞人和他們的情人分分合合,女士們愛華麗的衣裳甚至多過於枕邊人,為了擠進上流社會可以拋棄所愛,夜夜與不同男人交際,而男人可以為了不同女人留下動人的作品,只要體會到愛與性帶來的愉悅,無關乎身邊的女伴是誰,然而最後他們總會走在一起,以朋友的身分、舊情人的身分,歌頌他們之間似乎不曾間斷過的愛情,哪怕散會後回家擁抱不同的軀殼,他們始終相信愛情不曾離開過。
這四位先生的樣貌我不曾想像,但落魄邋遢骯髒瑟縮在房間的姿態倒是挺常浮現在腦海,生活,這些人只在乎藝術,只在乎即刻的滿足,他們是真正的享受者,不過同樣的難以理解。
後半段的故事越來越低迷,這些日漸成長的年輕人發現歲月在自己身上刻畫的痕跡,歷經生離死別,領悟到生命的無常和短暫,突然的,他們感到害怕!當恐懼有機可趁,侵入每寸呼吸,那麼就病入膏肓了,可以想見,書末最後,可愛的畫家埋葬飛逝的青春,只關心能否安逸度日時,他們已經付出成長的代價。
回首二十幾歲的瘋狂年少,他們會嘆息、懷念,但絕不會想再回到過去,他們發現再也無法承受寒冷和飢餓,無法忍受妻子迷濛的眼神勾引別的男人,不再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
他們將不再是波希米亞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