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5584d46c0b3b5538dd3f78fdb005b4c  

 

看完這部,腦海裡浮現「全面啟動」的電影內容,更動一個人的執念,便可影響後頭千千萬萬的結果。

 

這篇文章不著重莎翁的原著劇本,也不討論劇團的理念和表現手法(雖然這與內容息息相關...不過,算了吧!),我只想把看完戲時那股強烈的嘆息書寫下來。

 

《奧賽羅》最後一幕橫屍遍野(恕我這樣形容),典型的悲劇,可是又悲的可笑、悲的活該。

 

Jago的角色塑造相當成功,不枉費上半場近八十分鐘的鋪陳,整齣戲劇的張力就靠這個扭曲的狠角色牽引。當他唯唯諾諾在奧賽羅面前裝得一副忠誠、正義的模樣;在Cassio身邊稱兄道弟,背地裡搧風點火,害其丟了官職、死了親人,那模樣醜陋到了極致,我雖然看不見演員的表情(有點可惜),但是憑話語聲調中急速的轉折變化也可感受到黑暗的人性惡意。他玩弄所有人,一步步設下陷阱,打著溫文無害的臉孔製造了所有悲劇,妙的是,居然也真讓他逮到了許多機會,見縫插針的功力讓我啞然失笑。有時覺得不解,懷有惡意的人為何特別聰明?總是能"如有神助"般的挖好每個洞,然後躲在暗處微笑的看獵物摔個粉身碎骨?

 

其實令我作噁的並非他扭曲的心智,而是那股熟悉感......是否在生活中,身邊偶爾也會感受到那股看不見的惡意隱隱發酵,在猝不及防的狀態下咬你一口,然後消失無蹤,只能淌著泊泊血流,不明所以的張望,而幸運點,當真相水落石出時,又再度被兇手的身分所傷。

 

能傷你最深的,通常都是最愛最親的人。

 

從頭至尾壞人都只有一個(被操縱的人不算的話),但奧賽羅卻宛如被所有人背叛,這是最有趣最巧妙的地方,副將Cassio和妻子Desdemona的背叛是因被蒙騙幻想出來的,卻令他抓狂的失去理智,甚至挾怨報復,導致家破人亡、三方皆失去所有。而Jago的背叛是致命的,但隱身在每一個善意之下,最終奧賽羅得知卻也僅能吐一口怨氣而已......撇除道德觀,Jago真的是位厲害的謀略家,當間諜絕對能"大放異彩"。

 

相反的,奧賽羅的存在彷彿只是決定其他人存亡的設定,因為劇始劇終他都擔任無知的笨蛋啊!很難想像是個聰明果斷的"明君"......不過後來沉澱一下換個角度想,或許他的爆走就是「事不關己,關己則亂」的最佳代表吧!

 

美麗單純的Desdemona和Jago的妻子Emilia死得最為冤枉──成為男人之間爭權奪利的工具和犧牲者。或許也是反映當時女人依舊是"附屬品"的寫照吧!話雖如此,Desdemona仍比好友Emilia幸運得多,至少有丈夫悔恨的抱著遺體哭泣,而Emilia卻如同攤開、毀壞的抹布,被別人、被丈夫遺棄在角落,無處申冤。

 

奧賽羅痛苦交加的那幕我並沒有流淚,但心裡滿是濃濃的哀傷,一個錯誤的執念換來一連串的懊悔,寧可相信空穴來風,也不願傾聽枕邊人的辯解,偏見和固執損人損己,可否當個借鑑,為將來的每個決定再三思量。

 

老實說除了憂傷的劇情令人消沉,荷語發音對照字幕的觀看過程也令人感到疲憊,前一陣子來台的《仲夏夜之夢》也是同樣的狀況,只能說是觀看外來劇種必定得付出的代價吧!(只有這個時候很想看DVD...)

 

據說原著裡頭包含著種族歧視的仇外色彩(因為奧賽羅是黑人),而導演和編劇將它模糊化了,所以"愛情"的地位就重了!確實劇中有強烈的性暗示和許多露骨的言語、動作,最後一幕主要演員還裸體演出(非常佩服啊),但是悲劇色彩太濃厚,養眼的畫面看著看著竟然也哀戚了起來...

 

究竟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太薄弱,還是人性黑暗的力量太強大?只能說戲劇能分析,但人生難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殿曉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